建议编号:第28号
领衔代表:钟龙辉
附议代表:武启惠
关于甘蔗生产机械化收割问题的建议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者不断老龄化和年轻劳动力不断向市区城镇就业转移,我们甘蔗产业面临着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急剧减少和当前甘蔗全程机械化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双重压力,特别是机械化收割“短板”问题尤为突出,如果再不抓紧推进甘蔗机械化收割机的研发推广工作,甘蔗产业恐将大幅萎缩。为凝聚各方力量破解难题,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下发了《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印发了《推进“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2015-2020年)》,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全区建设500万亩“双高”基地,确保平均亩产6吨以上、蔗糖分14%以上,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其中机收水平要达到50%。
目前以全程机械化为目的,开展“双高”基地建设的理念在广西逐步得到认同推行,“双高”基地规模化生产的模式也初显成效,加上自治区人民政府对甘蔗收割机械研发的大力扶持,虽然各种机械收割机型号如雨后春笋相继涌现,但真正能大面积推开使用的比例仍然很少,机械化收割的进程还有不少问题急需解决。一是机械化作业地理条件差。我国甘蔗主产区分布在广西和云南,属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带,蔗田地块相对分散、坡度大,加上甘蔗收获季节在冬春雨季,还要考虑第二年的甘蔗宿根问题,大型机械难以作业。二是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尽管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双高”基地小块并大块工作,但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居多,种植方式多样,品种不一样,给机械收割带来新困难。三是甘蔗收割机普遍造价昂贵。收获、装运机具的研发制造虽有进展,但产品均属大型机械,价格昂贵,农民买不起用不起。四是制糖企业的砍运榨机制和设备更新跟不上。目前甘蔗机械收获的主流技术是切段式收获,为减少含糖量损失,切段式收获甘蔗须在24小时内进厂压榨,制糖企业新的收获、运输、扣杂、压榨间的衔接机制和设备有待重新建立和更新。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继续加大力度引导研发适合甘蔗机械收割的机具。适用好用的机具才是高科技,针对广西的地理条件,甘蔗收割机械宜小不宜大,所以研发机械的方向应朝小型化发展。
二、制糖企业要牵头扶持引导新的甘蔗种植模式。蔗区是制糖企业的生命线,而甘蔗规模化统一种植是机械化收割的前提条件,目前农村成立的甘蔗专业种植合作社因缺少能人带头经营和缺乏资金投入导致大多数是空壳群团,无法正常运行。政府和制糖企业今后应加大扶持政策倾向于种植合作社,引导“制糖企业+农户”“制糖企业+合作社+农户”“制糖企业+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户”“制糖企业+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多种新的经营模式来促进甘蔗规模化种植,解决甘蔗种植品种、种植行距、种植地块与机械化收割相适应的问题。
三、扶持培育“代耕代管”的私营农机作业服务公司。“代耕代管”是未来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趋势,而甘蔗全程机械化机具的采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不是一般的群团组织都能独自投资经营。政府应加大农机购置的补贴额度和补贴种类扶持私营农机作业服务公司投资运作,或引导机械生产厂商与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合作的模式来投入运行。
四、制糖企业要转变传统压榨习惯适应机械化收割。甘蔗要真正的实施机械化收割还需要制糖企业进行加工和收获的配合。一是因为机械化收割后运输车辆的装货量变少,制糖企业要与甘蔗运输公司商谈好运费的问题;二是自治区要出台机械收割的扣杂标准,平衡好蔗农与制糖企业之间利益问题;三是制糖企业要对压榨进蔗槽进行技改以适应机收甘蔗的卸装问题。
办理结果分类:B
签发人:李晨
关于对3654687_英国365bet日博_0755 36553288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8号建议的答复
钟龙辉、武启惠代表:
您们在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甘蔗生产机械化收割问题的建议,由市人民政府交由我单位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甘蔗机械化收获的推广情况
针对我市甘蔗生产机械化收获率低、推广难的问题,近几年来,在国家、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上级相关业务部门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市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5/2016年榨季我市甘蔗机械化收获实现零的突破, 2016/2017年榨季全市甘蔗机械化收获面积5500亩,进厂原料蔗10604吨,到2017/2018年榨季全市甘蔗机械化收获面积已达到16104亩,进厂原料蔗63358吨,创我市历史新高。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推动制糖企业制定和实行本蔗区机收运费补贴政策,调动了蔗农和农机服务组织参与和运用机收甘蔗的积极性。如博宣公司,对机收原料蔗在原有运输距离的基础上增加5公里作为运量不足的运费补偿,有效解决了单次运输重量不足造成的问题。
(二)积极推动制糖企业开展甘蔗进料槽技术改造。目前我市已有博宣公司、博华公司、来宾东糖凤凰公司、迁江公司、石龙公司、来宾永鑫公司、小平阳公司等7家制糖企业已完成进甘蔗进料槽技术改造,完全适应了机收甘蔗进厂要求。
(三)积极探索和推广符合机械化收获的甘蔗种植技术。通过采用标准行距种植、推广高产抗倒伏甘蔗品种、实施土地“小块并大块”等,促进农艺与农机协调发展,使广大蔗认识和接受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从而带动甘蔗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办将认真听取您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职责范围内,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市、县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沟通,认真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推动甘蔗机械化收获水平的提高。
(一)加快糖料蔗“双高”的基地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建好糖料蔗“双高”基地,力争2019年全面建成105万亩糖料蔗“双高”基地,为我市甘蔗机械化收获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敦促各制糖企业,加大投入,制定和实施机收补贴政策,解决好机收原料蔗运输费用高等问题。
(二)加快糖厂进料槽改造,满足甘蔗机收的需要。为提高甘蔗机械收割率,要求辖区内各制糖企业,加快进料槽的技术改造,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的来宾东糖桂宝公司、黔江制糖公司、红河制糖公司、忻城南华公司等制糖企业的压榨槽技术改造,并由市糖业发展办公室牵头尽快制定甘蔗机械收割、运输、扣杂、压榨等管理办法。
(三)切实做好适应机械化收获的甘蔗种植技术和甘蔗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促进农机与农艺进一步有机融合。引导广大蔗农提高对甘蔗机械化收获的认识,主动接受并推广使用甘蔗机械化收获。
最后,感谢您们对我市甘蔗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推进我市甘蔗生产机械化收获水平的提高。
3654687_英国365bet日博_0755 36553288糖业发展办公室
2018年5月2日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李健君(4272823)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委、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市人民政府督查室
办理结果分类:B类
签发人:李晨
关于3654687_英国365bet日博_0755 36553288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8号建议的答复
来“双高”办〔2018〕2号
钟龙辉代表、武启惠代表:
您在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甘蔗生产机械化收割问题的建议》,由3654687_英国365bet日博_0755 36553288人民政府交由我单位办理,经我办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双高”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全市到2019年要全面建成105万亩的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简称“双高”基地)(其中:兴宾区71万亩,武宜县19.8万亩,象州县11.2万亩,忻城县3万亩)。自2014年开始组织实施“双高”基地建设以来,坚持把推进“双高”基地建设列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尤其是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为加快推进全市“双高”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强化领导、强化宣传、强化示范带动、强化督查问责,大胆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双高”基地建设走上了快车道,截止4月20日,2014-2017年95万亩任务,土地整治开工面积92.77万亩,土地整治完工面积82.8万亩;完成种植面积82.5万亩;水利化建设开工面积28.5万亩,完工面积25万亩;全市“双高”到位奖补资金25.62亿元,已拨付7.51亿元。
全市已建成3000亩以上的“双高”基地片区33个,万亩以上连片的“双高”基地4个,2018年在建新增万亩连片基地16个。
二、严格把好“双高”土整质量关,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创造条件。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土地整治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财建〔2014〕58号)中土地平整工程要求:归并零碎地块,降低糖料蔗区地面坡度,提高耕地平整度和集中度,为甘蔗种植机械化提供平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推进“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3号)分别对“双高”蔗地标准、机械化作业标准、甘蔗机械产品标准、糖料蔗集运机械产品标准、制糖前处理工艺改造标准、制糖六前处理工艺改造标准、糖料蔗品种标准等匀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三、引导农民互助合作经营模式,推广兴宾区凤凰镇牛角村委黄安村余云开的做法和经验。
黄安模式是我市重点打造的“双高”建设工作亮点工程,是我市“双高”基地建设的成功典范。自治区领导、市领导多次到黄安现场调研,余云开本人也多次在全区、全市“双高”工作会上作经验介绍,并在全区推广,我市也在重点推广黄安模式,加快推进全市“双高”基地建设。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双高”建设工作的支持与参与,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推进我市“双高”基地建设。
3654687_英国365bet日博_0755 36553288“双高”基地办
2018年5月8日
承办人联系电话:覃遥 4278948 4278949
抄 送: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委、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市人民政府督查室
办理结果分类:B类
签收人:韦宝全
关于对3654687_英国365bet日博_0755 36553288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8号建议的答复
来农机发〔2018〕13号
钟龙辉、武启惠代表:
你们在3654687_英国365bet日博_0755 36553288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甘蔗生产机械化收割问题的建议》,由3654687_英国365bet日博_0755 36553288人民政府交由我单位办理.经研究,现就《建议》一、三答复如下:
甘蔗是我市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我市甘蔗种植面积约200多万亩。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推进“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2015-2020年)》和《3654687_英国365bet日博_0755 36553288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精神要求,以我市105万亩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为契机,我市农机部门积极开展“双高”基地机械化建设工作,通过大力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有力促进了我市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一、我市甘蔗生产机械化收割发展现状
作为农机部门,历来高度重视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特别是甘蔗机械化收割环节,我局做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工作。从2005年开始,就对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兴宾区南泗乡六五村、良塘乡北合村、陶邓乡廖平农场,武宣县黔江农场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先后引进了广西云马汉森、浙江三佳、河南坤达、科利亚70、国拓重工MTT-360、中联重机、洛阳辰汉、柳工4GQ-350、中首信4GQ-GZ260、美国凯斯7000、4000型、约翰迪尔CH130型等甘蔗收割机进行试验示范和现场演示,甘蔗机收从无到有,从蔗农不接受到慢慢接受到迫切需要,农机部门整整努力10多年。目前甘蔗机械化收割技术稳步推进,机收面积逐年上升,如2016/2017榨季全市甘蔗机收面积为4040亩,其中兴宾区3630亩、象州县60亩、武宣县350亩,作业收割机18台。到了2017/2018榨季全市甘蔗机收面积增加到16104亩,其中兴宾区10741亩、象州县3975亩、武宣县1388亩,作业收割机增加到67台(本市实际拥有42台,引进外来25台)。通过试验示范和现场演示,目前我市主推机型为中小型甘蔗收割机。如美国凯斯4000型、约翰迪尔CH130型、中联重机、洛阳辰汉、中首信等。
二、我市甘蔗专业种植合作社发展现状
目前我市甘蔗专业种植合作社不多,从2005年开始引进实验示范甘蔗一体化种植机以来,已经10多年了,虽然农机部门从大量宣传、试验、示范、现场演示等,做了大量的工作,甘蔗机种工作有了一定发展,但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真正正常运行,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合作社全市不到10家,对推动机种工作缺乏强有力的动力,近年来由于农机部门坚持不懈作用的努力,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经济能人参与农机作业服务投资,并加大资金补贴力度。通过补贴资金的扶持,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合作社的发展,如3654687_英国365bet日博_0755 36553288兴宾区凤凰镇造福甘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自2015年7月建社以来,享受农机购置补贴300多万元,作业补贴30多万元,通过资金扶持,该社不断做大做强,甘蔗耕种管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成为来宾乃至广西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示范和标杆。
三、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我市相关县(区)各家各户土地面积小。虽然经过“双高”基地小块并大块之后宜机化程度提高,但是各家各户的土地经营权尚未流转,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不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降低成本效果不够明显。
(二)由于轮式甘蔗收割机自重在8吨左右。并有自卸功能专用车在收集甘蔗时来回穿行于蔗地,压坏不少甘蔗根头,破头率高,蔗兜受损严重,影响来年宿根蔗生长。造成来年甘蔗减产,限制了甘蔗收割机只能在不留宿根蔗的地块上使用。
(三)甘蔗机收作业补贴政策延续性差。由于我市、县级财政财力不足,未能对甘蔗机收作业、运输提供作业补贴,目前仅靠农机项目资金进行补助,无法解决甘蔗机械收获作业补贴需求。
(四)生产没有标准化。当前我市甘蔗生产仍处于分散粗放作业的阶段,按照蔗农传统的生产习惯,甘蔗种植行距仅为60-80公分不等(机械化收获作业一般要求行距在1.1-1.2米),种植深浅不一,田间管护及中耕培土方式各有差别,致使甘蔗生长存在千差万别,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甘蔗机械作业,也不适宜机械化生产。
(五)糖厂对糖料蔗要求较高。糖厂对进厂糖料蔗的要求一般为整根,含杂率要低。采用机械化进行甘蔗收割、剥叶作业,残留在甘蔗上面的蔗叶、根系等杂质比人工作业相对较多,含杂质率高,糖厂扣杂率高,蔗农不满意。采用切段式收割甘蔗,又不符合糖厂的生产技术要求,有个别制糖企业明确不接收机收蔗。
(六)机具不够成熟、价格昂贵。主要是甘蔗联合收割机和一体种植机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一是有些机型过于庞大,压实土地、压坏蔗蔸,不利于宿根蔗的生产。二是甘蔗联合收割机破蔸率和损失率偏高。三是故障率偏高,作业时间短等,导致蔗农对机械收获的认可度不高。四是价格昂贵,现有国产的甘蔗联合收获机最低价也要大约80万元,象这样的价格只少数蔗农或企业才能买得起。
(七)机具数量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按照自治区制定印发的《推进“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2015-2020)》要求,甘蔗机收水平要达50%,按我市105万亩“双高”基地建设任务,机收要达53万亩,按每台甘蔗联合收割机每天收割30亩,一个榨季工作80天计,那么要完成53万亩收割任务,需要221台收割机,而我市现在实际拥有的收割机数量仅42台,缺口179台,缺乏了甘蔗机收最基础性的机具数量。
四、下步工作方向和措施
(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力争知晓率全覆盖。通过手机短信、收视、报刊、横幅、宣传资料、现场示范推广等方式和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力争让全市人民家喻户晓甘 蔗机械化的发展是甘蔗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为全市掀起甘蔗机械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协调合作、农机农艺结合。继续加强与农业、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通力协调合作,加大土地流转和整合力度,实施土地小块并大块,以实施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为标准,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建立适合甘蔗机械化收割的蔗地,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发展需要。力争到2020年把我市“双高”基地进行全面地宜机化改造,以真正达到适应机械化发展的需要,着实推动我市甘蔗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三)积极创建示范基地、推动全程机械化发展。积极争取自治区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项目支持,在我市创建甘蔗全程机械化建设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积极引进机型较为成熟,性能较为稳定的甘蔗收获机械,如美国凯斯4000型,约翰迪尔CH130型等等进行收割作业。通过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辐射带动我市甘蔗生产向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纵伸发展。
(四)积极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一是除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甘蔗收割机进行补贴外,各地应积极统筹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对甘蔗收获机械进行累加补贴。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补贴对机械化收获作业进行补贴。三是对制糖企业技改进行补贴,鼓励制糖企业、蔗农使用机械的积极性。
(五)出台相关监督制约机制,特别是制糖企业。甘蔗生产糖厂是最大的受益者,推广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收割技术会有一个过程, 需要糖厂的大力配合,并舍得让利。必须出台一些政策约束机制,如崇左市给制蔗企业下达机械化收获任务,不完成任务采取调减蔗面积等措施,来共同推进机械化的发展。
(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由于我市目前甘蔗生产,主要以单独户经营为主,机械化程度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益低,蔗农收入低,极大程度制约了甘蔗产业发展,为了大力发展甘蔗产业,在大力支持现有合作组织发展的同时,深入各地调查摸底,引导、挖掘有潜力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能人创建合作组织,或引进外资到我市投资发展,并在政策扶持方面,如机具购置补贴、机种、机收作业补贴,建议制糖企业的运输补贴等政策给予倾斜,全力支持发展合作组织,使合作组织不断增强壮大,有能力、有组织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经营,为振兴我市甘蔗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衷心感谢你们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来宾业机械化管理局
2818年4月27日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韦滨,137686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