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社区基层小舞台 谱写民族团结大文章
——记武宣镇县人大代表何燕菊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始终坚持紧密联系人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努力为社区居民、华侨侨眷排忧解难,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武宣县人大代表、黔江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主任何燕菊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她扎根基层,一心为民,始终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达群众的呼声、理想信念融入为群众服务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履职尽责全过程。
当好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员”。作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及涉侨人大代表工作联系点负责人,何燕菊以代表接待选民、联络站主题活动为契机,带头深入代表之家、学校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教育宣传,充分发挥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同时,通过社区宣传栏、知识竞赛、讲座等多种形式,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
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领头雁”。结合黔江社区实际及特色亮点,何燕菊带领站内县、镇人大代表、社区干部积极打造民族团结文化广场、“侨胞之家”等,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活动,不断夯实社区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注重对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社区壮族文化/红色文化浓厚,利用“三月三”等民俗节展示壮族习俗、民族服饰与舞蹈,积极开展民族文艺表演活动,促进社区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
当好反映社情民意的“情报员”。黔江社区辖区约10380人,其中华侨及侨属侨眷约3500人,以越南华侨为主。为更好地为侨民侨眷服务,何燕菊带领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把党委、政府对侨界群众的关心关怀送到位,把侨界群众的急难愁盼事项带上来,把侨联组织联侨爱侨的好招妙招带下去,真正密切与侨界群众的联系。2020年6月,何燕菊在开展走访归侨侨眷聚居地第八、九分场活动时收到群众反映安装路灯及改善饮水条件的建议后,立即协同各方力量向上级部门反映并争取资金9万多元,为第八分场更换了自来水管,帮助第九分场改造饮用水网主管道并安装14盏太阳能光伏路灯,改善了辖区居民的饮水安全及照明条件。
当好服务各族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何燕菊始终扎根社区,积极为群众代言,把好事实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2021年,她走访群众收到本社区一位9岁白血病孩子因手术费问题而耽误骨髓移植手术的情况后,立即动员本社区党员干部及辖区内的爱心企业捐款,极力为白血病孩子争取得到爱心款11520元,帮助她顺利进行骨髓移植。逢节假日为远在金鸡乡、黄茆镇等地的华侨侨眷送去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积极为患“两癌”困难妇女群众申请救助金;动员社区干部、小组长、网格员为群众找回丢失的摩托车等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点滴温暖,映射着何燕菊关怀各族群众的责任担当,也见证着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赤诚真心。何燕菊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继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增光添彩,为武宣镇民族团结新篇章贡献新时代人大代表力量。
文:覃春给
初审:覃春给
终审:陈景伙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