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一颗葡萄 一个梦想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1-09-29

        提起合山市河里镇的“阳光玫瑰”葡萄,熟悉的人定会想到潘怀猛。潘怀猛是河里镇的人大代表,在他的精耕细作下,河里镇五彩田园里的“阳光玫瑰”葡萄名气越来越响,成为河里镇一张闪亮的名片。

        2004年,潘怀猛从桂林农业学校学习种植园艺毕业后,一直在浙江一家公司担任葡萄种植技术员。2011年,回家过年的潘怀猛看见乡里有许多闲置的土地,“自己本身就和土地打交道,这么多地放在那,抛了荒,岂不是浪费?”潘怀猛泛起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就在那年,24岁的潘怀猛毅然放弃在大城市做农艺技术员的工作,揣着7年的经验和10万元积蓄回乡种植葡萄,成立合山市利农农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

        创业初期,因年纪轻、人脉窄,找场地是件难事,父母也无法理解他的行为,村里的长辈们甚至取笑他:“年纪轻轻的,有能力干嘛不出去打工?”心中怀揣着梦想的潘怀猛经过多次努力,终于租到了场地并建起种植园。

        葡萄的品质和及时销售是收益的关键。潘怀猛不满足于种植传统的“夏黑”“巨峰”等常规品种,他引进了原产地日本“阳光玫瑰”新品种。为了提高葡萄的品质和口感,他苦心钻研技术,全程以施加优质农家肥为主,不使用催熟剂,保证园区的每一颗果实都经过充分光照,实现无公害种植。自然成熟的葡萄颗粒偏小、色泽鲜艳、香甜可口,皮紧沾果肉,口感好可不吐皮,此举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能让葡萄色泽更自然,咬上一口,唇齿间留有淡淡的玫瑰花香,消费者更青睐,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收益也会跟上去。

        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才是富。早在决定返乡时,潘怀猛就下过决心,除了种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还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奔小康。他承包的土地常年雇佣本地的留守老人,以前村民们在家种地,一亩地仅有六七千元的收入,现在加上打工的收入,一年能挣到三四万元。

        “当农民起早贪黑,很辛苦。” 潘怀猛说,但这个选择却让他很快乐,这份快乐不仅来自土地的回报,更是助人脱贫后的开心,“作为人大代表,能够带领乡亲们踏上小康路,这是我最大的荣耀。”

        如今的葡萄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在未来两三年内,通过土地流转,能够进一步提高该片区土地利用率。此外,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种植规模,形成全市最大的特色农业基地。同时,依托提子葡萄产业基地,整合城乡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将五彩田园打造成集观光、采摘体验、农家乐等配套设施齐全的观光园,从而更好地发展合山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陆鹏鸣)